1A
1C
3C
4C
7C
8A
9C
10C
11C
15B
17C
18C
20B
21A
22B
23C
28C
29C
31 NO B
32A
34B
35D
36AC
37A
38BC
39BD
40C
1A
1C
3C
4C
7C
8A
9C
10C
11C
15B
17C
18C
20B
21A
22B
23C
28C
29C
31 NO B
32A
34B
35D
36AC
37A
38BC
39BD
40C
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规则的总和。它包括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一)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一,改革是动力。 第二,发展是目的。 第三,稳定是前提。
(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如果要用一句话要概括“中国梦”的内涵,那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实现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做到:
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第一,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推动发展的核心立场。
第二,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要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三,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要把统筹兼顾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方法。
第一,注重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第二,高度重视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第三,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而且要解放生产力。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一是突出生产力对于社会主义的极端重要性。
二是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三是明确共同富裕是最终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重要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要求人们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必须面向实际。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人们把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调整到根本目标上。
第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人们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1992年,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标志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
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基本路线在十四大被写入党章。
党的基本路线明确规定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根本立足点、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核心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十三大之后的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坚持这个理论,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一直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科学认识之上。 党的十八大重申了这个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1.了解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提出和确立的过程;
2.理解重新恢复和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原因;
3.掌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核心思想;
4.明确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