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社会主义个阶段的分析:毛泽东《中国社会个阶段的分析》一文就是指导中国革命的纲领性文献之一,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可谓光彩夺目。1923年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党内两种倾项,一种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工人不能成为领导阶级。农民顽固迷信散漫无知,没有远见。难以成为主力军。另一种是以张为焘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者,只注意工人运动,不注意团结国民党内的革命力量。忽视和否认农民的革命要求和毅力。1925年2月6日,毛泽东以养病为由,带妻子和儿子回到昭山。毛1915年投入革命后,5次回家乡韶山。一遍养病一遍革命,农民运动,开办夜校。1925年2月,《革命》半月刊第四期登了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鸦片战争,19--20世纪;甲午战争;出路在哪里?十月革命胜利带来了希望。1919年五四运动,马克思列宁主义 。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也全面确立,已经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56年春,第八次召开全国大会。4.2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5.2日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论十大关系》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
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解决了要不要革命,怎么革命的问题。领导秋收起义,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实践中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1918年4月,毛泽东和萧子升等人成立新民学会,已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希望以温和的改良道路达到改造社会的目地。
1921年元旦,新民学会新年大会,毛泽东将学会的宗旨重新定为:以布尔什维主义改造世界与中国。标志毛泽东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完成了由激进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
毛泽是社会主义家,并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路先锋和最杰出的代表,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
新知识,新思想,1913年春毛泽东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
,毛泽东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实现了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变革之一呢?
建党之初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以唯物史观为吾党的哲学依据;在国民大革命时期,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必须依靠农民进行革命的主张这些思想和文章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力量受到极大摧残,他们在失败中反思,在失败中探索,开始了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解决了要不要革命和怎样革命的问题。随后他领导的秋收起义,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实践中找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突破共产国际城市中心论的束缚,撰写了一系列文章:星星、中国的红色,初步阐述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体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等基本思想和原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1935年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成为党和红军的实际领导人,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抗战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面对新是的局势。新的变化,党迫切总结经验和教训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策略,1938年撰写了实践论、矛盾论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的重要著作,分析党内左的、右的错的思想根源,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彰显出中国共产人思路理论不断走向自觉和成熟,通过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论等重要著作全面系统的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经验教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文化纲领,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已经得到系统总结并已日趋成熟。
1942年整风运动使毛泽东的思想得到党内普遍接受和广泛认同,1943年王稼祥首次提出了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这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第一次的的历史飞跃,指导中国革命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并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领导创建并不断发展完善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等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理论探索成果,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