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理论成果总称,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
(一) 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除此之外,邓小平理论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爱国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执政党的建设等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个理论形态,邓小平理论具有不可否认和不可替代的原创性、基础性,在此之后形成的理论成果都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包括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于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关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兵之路,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等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 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大胆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思考和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改革开放以来党在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12年党的十八大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认定和论述。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通过的党章都使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