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引子
在中国共产党的幼年时期,虽然党内的许多同志已经学习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很多理论,但是在实践中却遭遇到重大挫折。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党在幼年时期没有经验,一些同志紧紧抱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书本,而不是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采取了教条主义的方式去指导革命。毛泽东同志所创建的、邓小平同志所重新恢复和确立的、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同志所发展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正确把握和运用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才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把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学习目标
学习建议
1 . 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中国共产党六十年》、十八大报告等重要文献中有关论述,了解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提出和确立的历史过程;
2 . 认真观看视频课堂,阅读问题库、案例库中的相关资料,理解重新恢复和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原因,掌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核心思想,明确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3 . 完成本章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 . 观看相关资料,进行网络专题讨论;结合本单位实际,开展调研活动,等等,使所学理论与实际结合,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白沙村位于浙江省临安市东北部,全村共有510人,总面积9.39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近1.15万亩,占95.3%。全村以陡坡为主,平均坡度大于30度,是一个典型的山村。
一、白沙村案例介绍
1.破坏性发展阶段
过去白沙村生活十分贫困。1983年,白沙村根据上级有关政策,开展了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建立了家庭经营为主的林业经营体制。山林到户后,林农一是高兴自己真正成了山的主人,二是担心政策会变。为了尽快脱贫致富,纷纷上山砍树,烧炭,卖木材。短短几年间,森林覆盖率从91.9%下降到了90.4%,而村民的人均年收入还只有几百元。结果山头精光人更穷,一场暴雨就成灾,陷入了“山越砍越秃,人越来越穷的”、“小伙子外出打工,小姑娘远嫁他乡”的困境。
2.不自觉科学发展阶段
痛定思痛,白沙人开始反思。1990年前后,临安林业局王安国等科技人员来到白沙村,积极向村民宣传林地承包经营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并及时指导林农对山里的山核桃、笋干、茶叶等进行了科学的培育管理。1996年,一位名叫本诺沙的联合国官员在白沙村建议应发展生态旅游,并出资6000美元搞了一个“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到1997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3455元,其中非木质林产品收入占90%以上。1998年,白沙村又通过林地流转引进了临安生态旅游开发公司,开发太湖源生态景区,完成了从“营山货”到“经营景观”的转变。从此,白沙村走出了“砍”树的怪圈,使得山上的森林得到了休生养息,并逐步走上了一条以发展农家乐为特色的森林旅游产业。
3.自发性可持续发展阶段
而今的白沙村,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7%,境内奇山秀水,满目葱翠,白沙人也从“砍”人变成了“看树”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守住这片青山绿水,那就是子孙后代永续利用的“金山银山”。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4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其中50%来的收入来自竹笋、笋干、山核桃等,45%以上来自以森林旅游为特色的农家乐。先后获得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村、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林业观光园区、杭州市旅游特色村等众多荣誉。
2007年7月,白沙村迎来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十五家媒体,记者们以各自独特的角度诠释了中国林权制度改革“小岗村”──白沙村的故事(1978年12月,小岗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颗红手印,搞起了“大包干”,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由此小岗村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代名词),白沙村也就成了全国林改的先进典型。央视还在新闻联播里专题对该村经验进行了宣传报道。
案例分析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1.说明了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科学发展观所阐述的发展,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经过工业化、信息化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是在生产力变革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过程,也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在林区,只有让林区发展了,让林农生活富裕了,他们才有可能自觉地植绿、护绿、爱绿和兴绿。我们知道,森林资源是一个人类共同拥有的天然宝库,而打开这个宝库的金钥匙就是科技。只有把科技这把金钥匙掌握好、运用好,才不会出现我们务林人捧着“金饭碗”讨饭吃的情形。
白沙村事例表明,正是在1990年前后,临安科技人员积极指导村民发展笋竹、山核桃和茶叶等特色林产品,使山里人第一次认识了科技对传统林业产业的贡献率,使林农第一次看到了现代林业发展的潜力。“不栽树是荒山,栽上树是宝山”、“要想代代富,多栽摇钱树”,这都是生活宽裕后林农的切身感受。生产发展了,林农富裕了,林农也更容易接受先进的发展理念了,林权制度也在实践中更趋完善了,这就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说明了坚持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效让人民检验。对林业、林区、林农来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坚持“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的理念,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林农的根本利益。森林不仅能为我们提供绿色食品,而且具有净化水质、改善空气质量等功能,特别是能释放大量负氧离子,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改善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延缓人体器官衰老,对多种疾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白沙村事例表明,林农在温饱问题解决以后,最期盼的就是健康长寿,这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四川彭山、广西巴马之所能成为世界“长寿之乡”,其共同的特点就是森林覆盖率高,负氧离子丰富。在杭州,要想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特别是环境生活品质,就是要通过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生态资源,营造一流的人居生活环境,让杭州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花更艳,让人民群众喝得上干净的水、呼吸得上新鲜的空气、看得到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享有优越的人居环境,进而达到让人民群众健康长寿的目的。杭州是全国第一个把老百姓人均预期寿命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城市。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一五”期间,要让杭州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
3.说明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行动纲领,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和“四大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与湿地、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承担着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降低噪音、美化环境、防灾减灾等多种生态功能,更值得一提的是森林能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生的满足感、安逸感、活力感和舒适感。
白沙村事例表明,正是在1996年,由联合国资助的一个“生态旅游开发”项目给白沙村带来了新的观念和新的发展方式。此后,白沙村又相继实施了20多项国内外科技项目,“可持续发展、非木质林开发、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观光旅游”等新农村建设的新观念已深入白沙村村民之心。森林生态观光旅游的大力发展,既缓解了传统旅游景区的游客压力,又满足了富裕后的人们想亲近自然、参与农事、体验农活的强烈愿望。如今白沙人,已逐步摈弃了以前的“养儿防老”,转而信仰变“绿色养老”的理念,这是一个严格保护产效的例子(点钞票)。而昌化林场的林木在2001年经FSC(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国际认证后(在欧美国际市场是被视为持有“绿色通行证”的优质产品),成为国内首家进行森林认证的国有林场,使这些木材比普通商品材每立方米高400元以上,还是供不应求,这是因可持续经营而尝到甜头的又一实例。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杭州唯一的战略资源就是环境,而生态环境建设仍然是我市的一块“短板”。2006年浙江省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评价结果显示,我市实现程度最低的既不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方面的指标,也不是人民生活方面的指标,而是生态环境方面的指标。
4.说明了城乡统筹兼顾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它揭示了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对林业来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好“林业、林区、林农”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让山上绿起来,让林农富起来,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我们的工作让人和自然和谐起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
白沙村事例表明,依托山区资源优势,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强化科技服务,它成功摸索出了一条建设与保护并重、生态与产业并举、改革与发展并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初步实现了林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良性互动和和谐发展的初衷。近年来,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后的杭州,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可行措施,出台了一系列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财政扶持政策和机制。在工作方法上,通过认真总结经验,把握发展方向,推进工作创新,适时提出并全面实施重点工程建设;在工作实践中,突破城市与农村的界限,突破山上林业与山下林业的界限,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全面提高城乡绿化水平。
从白沙村事例可以发现,是白沙村的村民自觉或不自觉地践行了科学发展观。关键是白沙村这个身处偏远山区的小山村实现了山定界、林定权、人定心的权责明晰的林业承包责任制,正确处理好了山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切实转变了山区经济发展方式,从而使白沙村既长叶子,又长票子,山青水绿,强村富民,使新农村建设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白沙村样本”的标本意义在于: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科学的发展理念和方法,科学发展观是支撑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
案例2 “三理工作法”服务群众惠民生
【背景与起因】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摆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
1.社会变革快捷化所带来的促膝交流难。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节奏不断加快。更多的群众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对单位的依赖度下降,与组织的沟通交流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多地依赖于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相对减少,人际交往缺乏情感色彩。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促膝谈心、深度交流,才能与基层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真正成为基层群众的知心者和贴心人。
2.思想诉求多元化所带来的幸福感提升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推进,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同群体的利益格局不断进行着深刻调整。人们在得到衣、食、住、行等生存需求满足的基础上,不断追求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基层群众虽然普惠着发展成果,但因个性诉求未能或及时满足,幸福感往往不升反降。广大党员干部只有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妥善解决各类诉求矛盾,才能使基层群众感觉生活得有尊严和更幸福。
3.管理架构精干化所带来的有效服务覆盖难。随着“小政府、大社会”行政体制的渐序推进,乡镇区划调整、行政村合并、机构改革裁员等一系列举措,使镇、村管辖范围急剧扩大,干部职数尤其是村干部人数加速减少,基层农村工作难免出现了一些不到位现象。改制企业和新经济、新社会组织,使行政党务人员逐步民营化,基层党建工作不时出现空白点。只有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全面构建上下贯通、资源共享的党建工作体系,才能有效实现服务基层群众的多层面和全覆盖。
【做法与经过】
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切实做到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心保障群众权益。
1.推行三项制度,健全运行机制。围绕“基本情况清楚明确、大事小事基本到场、在家群众个个熟悉”的原则,推行三项制度,促使党员干部与分工联系区域的群众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接触。一是民情日记本制度。党员干部人手一本“三理工作法”民情日记本,通过建立民情日记制度,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听听有一说一的原声,了解原汁原味的实情,及时记录村情民意、意见建议,准确把握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并及时向上级或有关部门反映。二是为民服务卡制度。在划片分区公示党员服务电话和服务承诺的基础上,统一制作“为民服务卡”,将党员干部的照片、单位、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等制成小卡片,亲自交接到每一户群众手中,建立起与基层群众沟通联系的绿色通道,让基层群众实时反映他们的大事、小事、难事、急事,让党员干部能即时帮助他们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三是干部接待日制度。在建立健全“市委书记大接访”长效机制的基础上,全面推行“镇、村干部接待日”制度,按照“定人、定时、定点”的要求,镇领导班子成员每周固定一天接待来访群众,村(社区)两委会成员每天轮流坐班,全天候接待群众。对群众反映的一般事项,即接即办;对重大事项,限时办结答复。真正做到件件有交代,事事有落实。
2.构筑三大平台,打造服务载体。以实现“村民办事不出村、居民办事不出区、职工办事不出厂”为目标,构筑三大平台,打造主体明确、责任清晰、上下贯通、资源共享、协调有力的服务载体。一是知晓民意平台。围绕“梳理民情一条线”,深入开展“进百家门、解百家难、暖百家心”走访活动,明确要求科级干部每月至少走访10户,机关公务员和部门负责人每月至少走访20户,分村(社区)干部和村干部每月至少走访30户;通过“80、90后”待业青年、“零就业”家庭、孤独老人家庭、低保家庭的“四必访”和对残疾人、独居老人、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特困人员以及积极参与村(社区)建设、发展的热心人的“六关心”,使民情了然于胸,重点全面覆盖。二是便民服务平台。围绕“便民服务一站式”,以市民服务中心为龙头、镇级服务中心为主体、村级服务中心为基础,建立健全村级受理、镇级代办、市级办理的全程代理服务机制,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服务模式,做到符合条件立即办、材料不齐指导办、多头处理并联办、上级审批代理办、跟踪服务主动办,着力实现“进一个门办成、盖一次章办好、交一次费办完、按承诺日办结”的承诺服务。三是为民解忧平台。围绕“调解服务一键通”,以智能服务为突破口,将社区民警““一键通”延伸到农民集中居住区,覆盖到所有村(社区)。探索建立医患、劳资、环保、搬迁、教育、婚姻等各项专业调处机制,健全完善网上舆情动态管理机制,提升调解成功率。开展“服务进村(社区)、调解在身边”主题实践活动,构建全天候的服务通道,着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
3.畅通三种渠道,完善网络体系。围绕“把第一时间交给群众、在第一时间融入群众、用第一时间服务群众”的宗旨,积极畅通三种渠道,完善服务网络,提升服务效能。一是民情网络渠道。市、镇两级设立“民情直通站”,专人负责来信来访,梳理收集舆情信息,及时回复办理情况。村级设立“百姓诉求台”,使群众诉求更直接、更快捷。镇、村两级服务中心窗口设立“建言献策岗”,对群众提出的建议或意见,认真研究,快速反馈,对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明确专人进行落实,并对建言者给予奖励。二是便民网络渠道。镇级设立承办员,主要负责镇受理范围内事项的终结办理和转接需上级部门审批或终结办理的事项。村级设立代办员,包组到户,对简易代理事项即受即办或当天办结;对需要市级及以上相关部门办理的,及时交镇承办员。组级设立党员义工协办员,开展“设岗定责”活动,协助群众办理各项事务。凡群众口头或书面申请的,能够代理的必须代理。对行动不便的,登门受理,全程代理。三是调处网络渠道。设立市、镇矛盾调处中心,实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全覆盖。成立村级“法治驿站”,专门从老党员、老干部中聘请专职调解员,加强一线调解力量。建立“党员干部调处岗”,每10户选定一名威望高、懂法、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担任调解信息员,筑牢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
【成效与反响】
实现了从关心少数人到关心多数人、从侧重生存需求到聚焦发展需求、从单纯走访慰问到构建利益协调机制的转变和拓展,使党员干部与基层群众的联系更多了,“亲人”感更强了。
1.基层群众的诉求渠道变多了。通过传统方式、新媒体等多种途径,在党员干部与基层群众之间架起了沟通顺畅的“连心桥”,以制度化的方式使基层群众的诉求有人听、困难有人帮、怨气有处诉。全市党员干部共走访群众8.7万多人,企业4000多家,接待群众1.6万多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万多条。
2.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增强了。不仅使党员干部切身体会到基层工作的艰辛,感受到基层群众的疾苦,而且强化了服务意识,拉近了与群众的感情,真正把服务的重心放在农村基层、把惠民利民送到群众家门。全市党员干部累计代理服务事项4.2万多件,解决各类困难问题9600多个。
3.基层群众的幸福指数提升了。通过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使问题在一线发现、办法在一线产生、矛盾在一线化解、形象在一线树立,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激发了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工作热情。基层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满意度提高了近12个百分点,对生活的幸福指数也明显提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和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十一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在向小康迈进。中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
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建半封建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
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实现三个伟大转变。
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来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而且提出来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两段话,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改革,为什么改革是必由之路,为什么是当代中国命运的抉择,如果不改革开放,不可能发展中国,不可能发展社会主义,不可能发展马克思主义。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本身等三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一)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性质定位,它表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解决中国实际问题而形成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创造性发展和理论上的升华。这里强调"基本原则"是说,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即包括基本原则,也包括某些非基本原则。如,经典作家针对当年历史上发生的某些社会主义运动现实而制定的一些具体行动纲领,或根据某些特殊的历史事件提出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某些具体设想,其内容在当年是正确的,但对于我们今天的工作来讲,就不能都放在基本原则的位置上。
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主要表现在它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和价值追求、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以人民当家作主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机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这些方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经过了历史检验的理论珍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脉相承的,这个"脉",就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从当代中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适应新的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其中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理论、祖国完全统一理论、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等等。这里的"当代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地域定位。它表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是根据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为了当代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依靠着中国人的力量和中国人的实践经验。应该承认并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来讲,它属于特殊,我们不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科学社会主义等同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中国特色"的方式,表现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新的历史时代的生机和活力,体现着科学社会主义在其发展史上的与时俱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普遍与特殊的有机结合,是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拓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经历了逐步实现中国化的过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第一个理论形态,即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接着又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再接着就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
早在1956年,毛泽东就从战略的高度提出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的任务,并且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底的思想。尽管党后来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过程中发生过失误和曲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作为后人,我们总是把前人的探索看作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重新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在许多方面是把毛泽东曾经提出但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
不过,改革开放以来,世情、国情、党情的确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很多现实的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党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思考和回答这些重大问题中,不断深化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造性地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论断。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集中起来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的形成和发展,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其中,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两大理论成果既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又互相区别、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个基本方面构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现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直至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基本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障。
相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动指南。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上来理解: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一种社会运动,也是一种理想追求。要保证这种社会运动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必须统一思想的指导;要保证这种理性追求变成现实,必须凝聚共同的意志。特别是,作为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面对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着人们多种多样的思想观念,只有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真正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种艰苦奋斗的过程,前进的道路不可能是笔直的、平坦的,天灾、人祸,风险和干扰在所难免,有些困难我们能够事先有所准备,而有些困难我们则难于预计。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最根本的、最重要的,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深刻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充分体现了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这个理论体系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已经获得了实践的检验,是实践证明它的真理性和指导性,今后的实践依然需要贯彻它的基本原则,以它为指导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也在新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这个理论体系。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认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具有党的指导思想地位。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这个理论体系中的哲学思想,即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具有长久的和普遍的指导意义,它不会因为今后情况的变化而过时;二是这个理论体系所包含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对于今后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具有指导意义,它将适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适用于工作的各个方面。当然,对于这种指导作用,我们应该取辩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建立的基本原则是不能违反、不能动摇的,但我们不能把它当作可以到处套用的教条,而应把它当作行动的指南。我们的任务不是背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某些概念,而是以这个理论体系为指导,进一步地从历史实际和现实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新的实际需要的理论性创造。这样,才叫真正理解和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真谛。
核心提示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广大党员干部只有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妥善解决各类诉求矛盾,才能使基层群众感觉生活得有尊严和更幸福。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江苏省如皋市以这一新时期群众路线的“亲人观”为指导,把“让每一位群众脸上都写满笑容”作为做好群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市党员干部中深入推行以“及时梳理群众诉求、实时代理群众事务、即时处理群众难题”为主要内容的“三理工作法”,着力为勇当江苏实现基本现代化先行军凝聚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案例分析
推行“三理工作法”不仅是新时期群众路线的题中之义,也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更是新时期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只要组织有力、开展得当,定能助推各项工作高效突破。
1.要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核心。推行“三理工作法”就是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延伸和拓展省委提出的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主题活动,继承和创新新形势下密切联系群众方式方法,引导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2.要把真心服务群众作为关键。推行“三理工作法”就是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回应民求、化解民怨、保障民安、维护民权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现实问题,多做解民忧、济民困的好事,勤做助民富、暖民心的实事,甘做察民情、听民声的小事。
3.要把强化基层组织作为保障。推行“三理工作法”就是要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基本职责,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感情、增强本领,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很丰富,包含了一系列带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思想路线理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原本是由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并领导全党确立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和确立了这条思想路线。就其内容来说,这条思想路线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贯彻这条思想路线,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思想是实事求是,它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二) 总依据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特定历史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长历史过程的初始阶段。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不同阶段的具体体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落后这个实际不成,超越这个实际也不成。
(三) 总任务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我们平常讲的"中国梦"。考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需要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等几个层面去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四) 总布局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五位一体",即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动摇,而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五) 发展动力理论
改革开放是历史新时期的最鲜明的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接力进行下去。
(六) 国家统一理论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要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充分的条件。为此,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分裂阴谋,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
(七) 外交战略理论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要适应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始终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八) 依靠力量理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力量。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形成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大力巩固和加强全国各民族的团结合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国防建设和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为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可靠保障。
(九) 领导核心理论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执政地位是经过长期斗争考验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中国问题的关键在党。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贯通起来,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在新的形势下,党面临着诸多考验和危险,必须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理论成果总称,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
(一) 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除此之外,邓小平理论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爱国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执政党的建设等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个理论形态,邓小平理论具有不可否认和不可替代的原创性、基础性,在此之后形成的理论成果都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包括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于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关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兵之路,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等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 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大胆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思考和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改革开放以来党在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12年党的十八大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认定和论述。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通过的党章都使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背景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首先应该了解它之所以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历史依据和实践基础。
(一) 时代背景
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和正确认识时代特征,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依据。 20世纪70年代以后,尽管世界依然处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大时代,但是时代主题却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新的时代主题。这种时代主题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世界开始了多极化的进程。尽管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但在较长时间内有可能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随着苏联、东欧的剧变,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成为历史,世界逐渐向多极化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不断调整,广大发展中国总体实力增强,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第二,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最为关注的问题。发展中国家要改变贫穷落后状况必须发展,就是发达国家也有一个再发展的问题,最求发展成为不可遏制的世界潮流。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促使 世界各国经济日益紧密联系,全球市场、资金、资源的合作和竞争更加复杂,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的较量越来越激烈。
第三,新的科技革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十分突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的进步,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展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面貌一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技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二) 历史依据
历史是不能割断的,任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总会体现为对前人实践探索和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但它又与毛泽东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与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以及党的八大文献中提出的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关联。
第一,原先的探索为后来的理论形成提供了历史实践依据。毛泽东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也积累了重要经验。
第二,最初的理论成果是后来理论形成的思想来源。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主张,其中特别是: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关于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中各种关系的思想;关于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各类矛盾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是党在前进道路上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理论来源。
第三,教训对于后来的理论形成具有借鉴意义。当然,不必讳言,党在1957年下半年之后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的确出现了严重失误和曲折,但是这些失误和曲折换来的教训对于后人思考问题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为我们现在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正是建立在以往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在我们谈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依据时,还包括对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吸收和借鉴。特别是,苏联和东欧曾经进行的社会主义探索虽然失败了,但是它为我们留下了很多需要研究的课题和需要认真对待的教训。
(三) 实践基础
实践是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提出了理论创新的要求。30多年来,我国从最初的农村改革到后来的城市改革,从经济领域改革到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从兴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到沿江沿边和省会城市开放,从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到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布局等,我国这场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使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大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难题出现,理论正是在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第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提供了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30多年来,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不仅以主人翁的姿态踊跃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艰苦奋斗,开拓前进,而且显示出自己的聪明和才能、智慧和活力,他们在各个行业的各个基层开展了很多发明和创造,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最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中吸取智慧而形成和发展的。
第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提供了理论成果真理性的有力证明。实践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30多年来,我国通过改革开放,使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大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改革开放的成绩人所共知,世界瞩目。所有这一切,都为我们的理论发展提供着来自实践的证明。人民群众接受并拥护这个理论,很重要的是他们从实践中看到了成效,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实现梦想的希望。
e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扩大内需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基点
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
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们的分配政策,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
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开始强调注重公平。
第一阶段,在指导思想上和政策上强调打破平均主义,在制度上强调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二阶段,在实践中出现了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形式,在理论上强调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收入分配的原则。
党的十三大
第三阶段,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确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
四点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1945年4月,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