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
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赎回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不平衡补充分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毛泽东: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鸦片战争前:清王朝统治的中国,仍是一个主权的封建国家,只是国势日趋衰微、政治腐败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封建制度走进历史的死胡同。与此同时,欧美资本主义正迅猛发展,并大规模向海外扩张,固步自封的中国成为列强觊觎的猎物,
1840年鸦片战争:欧美列强纷至沓来,接连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多次侵略战争。先后逼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明火执仗地割占中国领土,割让土地160余万平方千米,开放110余城市为通商口岸,赔款金额数亿两白银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拙折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我们党从容应对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战胜了在政治、经济、自然等领域初选的困难和风险
党的第三代领导,坚持与时俱进,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2000年首次提出“三个代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广大民工、农民、知识分子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文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192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我们党是为整个人类的彻底解放而奋斗的。是代表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
江泽民: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
党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20世纪上半叶,时代主题“1.战争革命”,期间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由此引发了许多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
2.冷战与备战{两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90年代结束
3.和平与发展
1980.1《目前的形式和任务》
1982.9邓小平提出按:一国两制的原则收回香港
1984.12月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字
1987.4月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字
1997香港正式回归祖国
1999澳门正式回归祖国
1979.1中美正式建交
无政府主义、工读主义、新村主义,互助论、体育救国、改造伦理学等各种主张,都对毛泽东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观念的大杂烩。
我对“十九世纪的民主”、乌托邦主义和旧式的自由主义,抱有一些模糊的热情,但是我是明确地反对军阀和反对帝国主义的。
政治改良一途,可谓绝无希望。
吾人惟有不理一切,另辟道路。
毛泽东将学会的宗旨定为以布什维主义改造世界与中国,至此,毛泽东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完成了由激进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创了一条波澜壮阔、荡气回肠,跌宕起伏的革命和建设之路。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以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
1986.9《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强调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1983.3.30“五讲四美三热爱”
1992.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1981.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9840.10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7党的十三次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