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04385

2024秋季学期
48881人加入学习
(294人评价)
教学计划
抱歉,请联系老师帮您加入课程进行学习

发展主义政治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们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最重要 的事要坚持好、发展好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展开全文]

2007年十七大

2012十八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

胡锦涛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17年党的十九大

 

 

 

[展开全文]

专题九第一讲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
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
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3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
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
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展开全文]

1、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2、重要内容。结构完善。内容丰富的科学体系。

3、逻辑关系;三个代表:统一的整体。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统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展开全文]

 c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独创的新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部分、三个代表: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以江泽民为主的中国共产党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丛物质基础、文化支撑和社会基础;只有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强调的支撑、和广泛的群众支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才能够实现。            

[展开全文]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主要内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其他思想、理论

[展开全文]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就必须做到:
①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民族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精神

[展开全文]

专题八第一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形成条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
世情
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
党情
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国情
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展开全文]

邓小平是全党各族人民的卓越领导人。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是中国改革和现代的设计师。是特色主义的开创者。

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展开全文]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改课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邓小平回答了党的领导和力量。指导我们社会主义初级的基本路线、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科学指南:必须一建设为中心,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

[展开全文]

邓小平l: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党的基本路线

4、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理论

5、三步走战略

6、改革开放理论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8、两手都要硬的思想

9、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

10、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展开全文]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

发展要抓住机遇。

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展开全文]

(1.1)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包括(c )。

 

  • A.科学社会主义
  • B.马克思主义哲学
  • C.空想社会主义
  •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是(B )。

 

  • A.解决中国问题
  • B.结合
  • C.具有中国特色
  • D.创造些新的东西

(1.1)1938年,( A)首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

        A.毛泽东

  • B.周恩来
  • C.邓小平
  • D.朱德

1.2)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 b)。

 

  • A.邓小平理论
  • B.毛泽东思想
  •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社会主义进入(D )的新时期。

 

  • A.新时代
  • B.初级阶段
  •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 D.改革开放

(2.1)毛泽东思想最为重要的理论渊源是(D )。

         A.德国古典哲学

  • B.科学社会主义
  • C.资产阶级民主理论
  • D.马克思列宁主义

 2.2)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以(五四运动)为标志,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

  • 辛亥革命
  • B.五四运动
  • C.十月革命
  • D.鸦片战争

(2.3)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A )都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 A.群众路线
  • B.实事求是
  • C.独立自主
  • D.艰苦奋斗

 

(3.1)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D )。

 

  • A.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B.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C.中国是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 D.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2)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和领导力量。对此下列配对错误的一项是(D )。

 

  • A.中国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 B.中国革命的动力:人民大众
  • C.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
  • D.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展开全文]

马克思主义两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第二次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在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

二者的关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等待成果,都是中国话的马克思主义,它们同马克思列宁一起,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二者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和方法论为哲学基础,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3毛泽东思想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制度和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

[展开全文]

任务33:7.1
邓小平了能一各件了个方国
①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②在全主义建设的经经训
团改革开放和见代化建设实践
邓小平想论形成划分为三个阳段:
D说42.9):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
既念、林志邓小平初步理论形成,
2党的十三大(1987、10),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施作了.
统概括、标志邓小平理跑基本轮属和栏架的形成
③党的十三大:到南方谈话。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理论概括: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世界人民大团
民共和国万岁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展开全文]

专题六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重要成果之
间的逻辑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重要成果之间的逻辑关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四个重要理论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都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
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

[展开全文]

专题六第一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
基本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
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展开全文]

1、以苏联的经验鉴戒。毛泽东找出社会正确的道路。从1958年确立自力更生。

2、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一是调动积极为社会事业服务。

二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思想。

三是: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展开全文]

初步探索的意义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
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展开全文]

如何走中国工业化道路?
3.必须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
(1)科学技术:口号“向科学进军”;发展战略重点发展、迎头赶上。
(2)教育事业: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
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刘少奇提出实行“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一种是全日制
的劳动制度,全日制的教育制度;一种是半日制的劳动制度,半日制的教育制度(即
半工半读)。
(3)文化工作: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展开全文]

授课教师

课程特色

文档(1)
视频(31)
图文(17)
考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