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已进入新时代,也产生矛盾。在发展中人们的需求已月新日异。唯有跟随世界潮流趋势,由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中发展。
中国社会已进入新时代,也产生矛盾。在发展中人们的需求已月新日异。唯有跟随世界潮流趋势,由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中发展。
1-1笔记
书:盛世危言、辛亥革命
孙中山、受李大钊影响 1918年来到北京
毛泽东的求学之路。推广辛亥革命,但并不理想,继续寻找一条可行这路。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思想开拓一条新的建设之路。
1、13-15岁辍学这段时间开始接触新知识 新思想
2、盛世危言 作者是老的改良主义者,认为中国之所以弱,在于缺乏西洋的装备——铁路电话电报轮船,所以想把这些引进中国。
3、1911年春 全国正处于辛亥革命的前夜
4、1913年春毛泽东进入湖南第一师范读书 他的政治思想开始形成 无政府主义 工读主义 新村主义 互助论 体育救国 改造伦理学等各种改良主义
5、1918年4月毛泽东和萧子升等人成立新民学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
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1957.11.13“大跃进”
1978年我国GDP总量,从1952年占世界GDP总量的5.2%下降为5.0%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邓小平十三大: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社会性质: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
2.社会发展程度: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成熟、不完善、不发达的初级阶段,农业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地区和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科技教育文化还比较落后
党的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是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变,中国是最大发展中国家地位没有变
1987年中共十三大: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检出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55
5
解放思想实事求事的思想路线
1976.10 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延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1978.5.11实践是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是真理的标准
邓小平1980.12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实事求事是解放思想的必要前提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新思路和大手笔
在这里,深刻理解到了毛主东在黑暗旧社会里,引领中华民族站起来。并创立毛泽东思想。引用一代伟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毛泽东在中华人民的心中的地位已形成了一种毛泽东思想。
1955.3陈云、聂荣臻、薄一波原子能
1964.10.16成功爆破第一枚原子弹
1966.10.27导弹核武器试验,
1967.6.17中国第一颗氢弹,在罗布泊试验靶场上空爆破成功
1958.研制人造地球卫星
1958.5.17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研制人造地球卫星
1960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
1966年,中央专门委员会原则批准中国科学院《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规划方案建议》
1970.4.24《东方红》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也全面确立。
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论十大关系》基本完成。1.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个人之间的关系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问题}6.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7.党和非党的关系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9.是非关系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领域如何调动积极性的问题}
1960.6《十年总结》:我们在新中国成立前八年照抄外国的经验。但从1956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开始反应中国客观经济规律。
一首东方红拉开了序幕
《盛世危言》
《共产党宣言》
“一化三改”-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体两翼”
1954.2中共七届四中全会 ,批准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4.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一化: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鸟的主体)
三改:逐步 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鸟的两翼
1953年五一计划,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
1956社会改造基本完成
1.1860《北京条约》
2.1901《辛丑条约》
3.1949.7.10《外国侨民临时登记办法》
4.
《反对本本主义》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毛泽东
1.四大家族;蒋介石.孔祥熙,陈立夫,宋子文。
1. 土地改革是稳定革命的重要手段
2.1949-1953土地改革运动, 1950.6.28 《土地改革法》,《农民协会组织通则》 .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篇文章开宗明义地指出 谁是我们的敌人,朋友 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一、 一代伟人走向马克思主义:15岁辍学读来了一本叫(世危言)的书, 说:我当时非常喜欢这本书,作者是老的改良主义者,认为中国之弱,在于缺乏西洋的装备-----铁路、电话、电报、轮船,所以想把这些东西引进中国。
二、1911年春,毛泽东进入省城长沙读书, 处于辛亥革命前期。开始接触无政府主义思想等改良思潮。对社会主义问题产生浓厚兴趣。
三、1913年春进入省立第一师范, 政治思想正式形成:无政府主义、工读主义、新村主义、互助论、体育救国;改造伦理学等各种主张。
四、 对于这一时期的心路历程: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观念的大杂烩。我对“十九世纪的民主”、乌托邦主义和旧式的自由主义,抱有一些模糊的热情,但是我是明确地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的。
五、 1918年4月,和萧子升等人成立新民学会,同蔡和森等人到岳麓山下进行新村实验。
六、1918年8月,来到北京,收李大钊影响:了解苏俄10月革命,在天安门广场听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演说,1919冬第二次到北京,读了许多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记。意识到湖南自治运动的失败:政治改良一途,可谓绝无希望。吾人唯有不理一切,另辟道路。
七、1921元旦,江学会的宗旨定为:以布尔什维主义改造世界与中国,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成为党和红军的实际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