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期的阅读活动需要丰富的阅读环境,环境包括以下方面:
1、精神环境:创设宽松、自由的阅读氛围;
2、物质环境:创设丰富的阅读物质环境包括阅读空间和时间;
二、早期的阅读活动与讲述活动紧密相连:儿童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理解图书的主要内容,还要将图书的主要意思以口头表达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阅读活动的一个主要目标。
三、早期阅读活动应该具有整合性的特点
谈话活动侧重于言语表达和言语交流,而总结性谈话和观察后谈话比较侧重于全面、深刻的认识某一方面的事物。
一、日常生活中的谈话:
1、日常个别谈话;2、日常集体交谈;
二、有计划的谈话活动
三、开放性的讨论活动;
应当方
1.选择性模仿
2.先天能力说
3.自然成熟说
一、示范模仿法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教师的示范语言一定要规范到位;2、教师要把控好示范的时机和力度;3、要善于运用激励方法,引导幼儿大胆模仿;4、示范模仿不要限制了儿童的思维;
二、视听讲做结合法。注意:1、辅助材料来源于幼儿生活;2、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3、教师的提问具有开放性
三、游戏法。1、明确目标,制定规则;2.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四、表演法。1、理解作品,掌握作品;2、体验角色、学习对话。
五、练习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语言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一是愿与他人交谈,讲话礼貌;二是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三是能清楚的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四是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3-6岁儿童的语音教育:在活动中学习语言;在游戏中学习语言;在创造中学习语言。
0-3岁儿童语音的特点:1、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得到发展;2、前语言发音能力得到发展;3、前语言交接能力得到发展;4、1岁以后语音发展特点:1岁后,婴儿在学习语音上是一个过渡阶段,这里会出现发音紧缩现象,从1岁半后,儿童的发音器官逐渐成熟,语音也慢慢稳定和规范了,但有些发音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翘舌音和唇齿音与前鼻音混淆等。
生理因素包括三方面:1、整套健全的发声系统,包括:肺、气管、喉头、声带、口腔、鼻腔;2、健全的大脑神经系统;3、完善的感知觉系统,包括:眼、鼻、耳、口、皮肤;
心理因素包括:1、知识经验的积累;2、认知能力 的发展;3、心理素质的差异;
社会因素:1、生活环境的不同;2、教育的差异;3、成人语言观念的影响
第2讲 0-3岁儿童词汇的发展和教育
一、0-3岁儿童词汇的发展及特点
1.、词义泛化
2、词义缩小
3、词义特化
儿童语言获得的三大理论: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一、后天环境论--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认为语言是一种习惯;
早期的对成人语言的简单模仿--强化说--选择性模仿说
二、先天决定论--乔姆斯基的先天能力说--语言获得装置LAD;轮内伯格的自然成熟说--认为儿童的语言发展同生理的发育是一个自然成熟的过程--语言同生理发育一样都有一个发展的关键期(七岁之前)或临界期(十三、十四岁);
三、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学习能力只是认知能力的一种,语言并没有先天的独立于认知能力之外的语言学习能力,语言的发展是受认知能力份发展制约的,是儿童的主体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不断地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新阶段的过程。
有关学前儿童语言的研究价值(1)语言学价值 (2)心理学价值 (3)教育学价值 (4)文化学价值
学前儿童语言的概念:(1)语言和言语 (2)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 (3)语言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主要方法:(1)实地观察评价法 (2)间接信息评价法 (3)自我评价法 (4)他人评价法
早期阅读活动的基本特征:(1)早期阅读活动需要丰富的阅读环境 (2)早期阅读活动与讲述活动紧密相连 (3)早期阅读活动应具有整合性的特点
1:谈话活动侧重于言语表达和言语交流,而“总结性谈话”和“观察后谈话”比较侧重于去全面、深刻地认识某一方面事物
2: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日常个别谈话和日常集体交谈
3:谈话活动的类型:(1)日常生活中的谈话 (2)元计划的谈话活动 (3)开放性的讨论活动
1:0-3岁儿童语法发展的特点:词汇量增加、疑问句增多、有破句现象、过度规则化现象:
2:为儿童提供良好的言语示范、让孩子多听、多看、多说。开展早期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儿童正确的使用语言。
3:
乔姆斯基:先天能力说“LAD”
伦内伯格:自然成熟说:七岁之前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十三、十四岁是临界期
1:“语言“和“言语的联系:一方面言语收语言的支配,并可丰富语言,另一方面语言是从言语中抽象出来的,指导着言语的进行。
2:“语言”和“言语”的区别:首先语言的本质是社会的、概况的,而言语则是具体的、个人的、其次,语言是封闭的(有限的材料+有限的规则),言语是开放的(产品的无限性)
3: